第43章,橘生淮南为枳,且需要改良其种_战争从亮剑开始
话本小说网 > 战争从亮剑开始 > 第43章,橘生淮南为枳,且需要改良其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3章,橘生淮南为枳,且需要改良其种

  三人各怀心思的消化着这件事,邢志国却突然发笑,似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儿。

  边小卫就好奇了:“老邢,有什么高兴的事儿,不能你一个人独乐,说出来让我们俩也开心开心。”

  袁晨铭也表达了好奇之意,总不能是无故发笑吧。

  “也是发生在那场战斗时的一件趣事。”

  邢志国左右张望了一下,见故事中的那二位不在,才笑着说:“小边你也知道,咱们旅长很爱开玩笑。

  那天准备作战方案的时候,整天都在考虑在哪打,如何打的问题,显得格外深沉。

  但是,等战斗的决心下定了,又变得轻松了,开起了咱们政委的玩笑。

  走着走着,他突然喊道:瞎子当心,下坡了。”

  “瞎子当心,下坡了?这又是什么玩笑。”袁晨铭非常不解,而且他刚也见了政委,不是瞎子呀!

  边小卫说:“咱们政委是高度近视,平常看书,戴着眼镜儿还要凑到眼边儿才能看得见。”

  “对,是这样。”邢志国说:“政委听到咱们旅长的提醒信以为真,急忙蹲下来,伸手去摸地。结果发现上当了,引得大家哈哈大笑。”

  带着个黑框厚眼镜儿,那么个文质彬彬的人,因为一句话蹲下来摸地,才发现自己被骗了,是挺有趣儿的。

  袁晨铭心想:“旅长还真挺会捉弄人。”

  边小卫感触更深,来到旅里面,他也常见旅长跟同志们开玩笑,是个挺风趣幽默的人。

  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趣事。

  让他们二人消化了一下,邢志国又说:“这还不算,你们以为咱们政委是吃素的?反应过来后,他就催促着咱们旅长赶快走,并说:你这瘸子就会拿人开玩笑,快走快走。”

  边小卫会意到了,笑着说:“噢,没看出来咱们政委也挺有趣儿。”

  倒是把一旁的袁晨铭弄得有点懵,旅长是瘸子?

  听了邢志国的解释他才明白,旅长腿上负过伤,有点瘸,平时行军走路都要拄个拐杖,走不快。

  被政委催促着,也只好求饶认输。

  当然,这些都是玩笑,他们二人的感情是挺深厚的。后来过河了,旅长停住步,伸出手仗说:“来哇,让我这个瘸子牵你这个瞎子。”

  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政委搀扶过河。

  袁晨铭听完后若有所思,似乎这就是军人之间的情谊吧。

  还有,瘸子旅长,瞎子政委,又学到了新知识。

  感觉越发融入这个时代了,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人物,现在离得他那么近。

  “哎,你们说什么呢,笑的那么开心?”从他们三人身后不远处的院子里,一个个头高高瘦瘦的男人,拄着一根手杖,朝他们三人走来。

  “旅长。”×2

  “旅长?”

  背后议论别人,最尴尬的就是被议论的那个人就在你身后。

  听到旅长发问,邢志国和边小卫同时回答:

  “讲笑话。”

  “讲神头岭伏击战。”

  面对旅长锐利的眼神,边小卫低头闭嘴,邢志国讪讪道:“我给他们讲了一下神头岭伏击战,和李云龙刚打的这场伏击战的区别,顺便讲个小笑话。”

  “哦,是吗?”

  也不知道旅长是什么时候来的,到底听了多少。是不是听见了,他说旅长是瘸子?

  邢志国笑得比哭还难看,尴尬的不得了。

  旅长呵呵的笑了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我又不是吃人的魔王,至于这么害怕吗?再说了,腿瘸是事实,还能怕人说。”

  邢志国点了点头,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真心实意的笑了。

  旅长还是很和蔼的。

  边小卫也是这样认为。

  旅长注意到了一旁没有说话的袁晨铭,剑眉星目,长得挺英俊。他想起了之前参谋长跟他说的那个制造手榴弹的秀才。

  “你就是跟宣传队来的那个大秀才,造出手榴弹那个?”

  “是我造的手榴弹,但大秀才实在不敢当,旅长您可比我有文化多了。”袁晨铭这话说的是真心实意。

  旅长在黄埔军校念过,那可是军事将官的摇篮,比他以前读的那不知名大学强多了。

  袁晨铭这个大秀才,能在李云龙这个大老粗面前装一装,要还在旅长面前摆,那纯粹是嫌自己丢人丢的不够快。

  旅长笑呵呵的说:“秀才怎么了,有什么当不起的。说读书人都是秀才没有问题,我也算是个秀才了。”

  “哈,那旅长您可算是武秀才,哪有文秀才带兵打仗,让敌人如此赞誉的。”袁晨铭说。

  文秀才,武秀才,邢志国觉得这个区分还挺有意思。那武举人就是打枪打得准,打炮打的准,或者跟鬼子拼刺刀杀敌厉害的了。

  不管怎么说,只会舞文弄墨的那就是文秀才,投笔从戎指挥军略战争的,那就是武秀才了。

  眼看着旅长和新认识的这个朋友聊的挺起劲,邢志国识趣儿的说:“旅长,那我们就先去忙了,你们慢慢聊。”

  “对,旅长那我们先走了。”边小卫也说。

  “好,那你们去忙。”旅长打发走他们二人,扭头跟袁晨铭说:“跟我走走,我想听你讲讲手榴弹是怎么造的,都有哪些特点。”

  “是,旅长。”袁晨铭很自然的把自己代入成了下属,跟李云龙见旅长是一个样。

  旅长却摆了摆手说:“嗳,在我这儿不必那么客气,你就把我当朋友,咱们聊一聊。“

  旅长的和蔼让他的确少了不必要的紧张,两个人沿着村中小路边走边说。

  之前说过的,八路军的手榴弹分两种。一种是军区兵工厂造的,有一些搜集来的兵工人才,用相对还算凑合的工具,制造了一些效果还算可以的手榴弹。

  另一种,就是边区根据地老百姓,模仿加想象,用粗糙的工具,造出来的土造手榴弹。

  在产量上,前者旅长很清楚,太行山脉的兵工厂月产手榴弹五千枚,听起来是挺多,可想想有多少部队都需要。

  八路军现在也有三十多万人,六万枚手榴弹,还不够人手一个的。

  八路军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,主要的手榴弹供给,一是靠缴获,二就是靠边区老百姓制造。

  而就是那种质量参差不齐,甚至一炸两半的手榴弹,一颗的成本也将近五毛钱。

  五分钱就能吃一碗凉粉,五毛钱也不是个小数目,相当于几斤小米。

  有不少八路军战士,平常把这手榴弹宝贝的不行,每次准备扔出去的时候,都在心里算着,这是几斤小米儿扔出去了。

  袁晨铭搞出来个手榴弹,是剽窃了抗战后期八路军兵工厂改进的方案。

  主要是有这么几个特点:预制破片,使得爆炸杀伤效果更好。

  战斗部做的更薄一些,火药的装药量略为减少,原本能造两颗的材料,现在能造三颗,成本减少。

  手榴弹重量轻了一些,投掷的距离就更远了。

  “好啊,这是大好事儿,把新的手榴弹制造工艺推广开来,你的功劳能顶的上一个团。”旅长听完不由得抚掌大笑。

  六万颗手榴弹变成九万颗,三万颗手榴弹怎么着也能顶一个团。如果推广开来,效果何止是一个团。

  袁晨铭对此也有一些估算,可他并不会因此骄傲。

  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是有认知的,且不说这种技术过几年八路军自己也能弄出来。

  就算这种技术是独一无二的,如果得不到推广,那跟废物又有何意?

  技术和实现是两码事。

  旅长一直注意他的神色,见他没有被夸的飘飘然,心中高看他一眼。

  而对于手榴弹的改进想法,旅长蛮好奇的问,“你怎么就想到了这些呢?是什么给了你灵感。”

  “旅长,我们的木柄手榴弹,是仿制的德国M24手榴弹,这您是知道的吧?”

  “这我知道,德国的东西是不赖,手榴弹步枪,轻重机枪,咱们国家的兵工厂都没少仿制。”旅长说着,也想起了曾经兵工厂有个工程师,跟他说过的德国M24手榴弹的介绍。

  M24采用木柄设计,由于杠杆原理,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。

  德军老兵一般可以采用站立的姿势,往往可以把手榴弹投掷到50米甚至更远,这个距离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达到的。

  而且由于长柄的关系,M24可以投掷的极为准确。实战中,德军士兵往往把手榴弹准确的掷入敌军控制的工事内,房屋窗户,狭窄的散兵坑内。

  而且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,这种手榴弹仿制起来较为简单,成本更低一些。

  旅长停住脚步,扭头看向他问道:“这与你改进设计灵感有什么关系?”

  “关系大了。”袁晨铭顿了顿,解释道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德国人生产制造的武器,适合他们德国人,不一定适合咱们本国。”

  “德国人由于常年肉蛋白较多,普遍身强体壮,肌肉发达,较我们略胜一筹。比如说他们设计的毛瑟步枪,精准度和威力都不错,可后坐力也不小。”

  “对于德国人来说,这是较轻易就能克服的。可对于咱们这里身材瘦弱的战士们,克服起来就很困难了。”

  “手榴弹也是同样的道理,他们为了增强威力,设计的较为笨重。可实际上放在我们这里的战场上,就不得不做出一些因地制宜的改变。”

  说到这儿,袁晨铭不由得想起了他曾听过的一件有趣的事儿。

  说苏联做什么东西都做得傻大黑粗,他喵的一个反步兵地雷放两斤炸药。不客气的说,那么多炸药,做十颗地雷都够了。

  放两斤炸药,那跟敌人是有多大仇啊!

  那敌人要是踩上去,肯定没有完整的尸体,估计想要埋葬他,他的战友得拿块儿布,在地上一点一点捡了。

  而八路军后来打地雷战,做的一些反步兵地雷就有意思了。

  炸药当量很小,踩上去炸飞半个脚掌,绝不致命。

  可这样的效果却比炸死一个敌人强多了,因为炸伤一个敌人,敌人又得留下一个人救护。如果想把其带到后方医院救治,就得两个人抬担架。

  一颗地雷换掉敌人三个有生力量,绝对是最合算的买卖。

  “这些,等走之前写个建议书,留给八路军自己琢磨改进。”袁晨铭这样的想到。

  旅长还没跟政委打过照面,还不知道袁晨铭打定心思要走,更不知道他此刻心里想着什么。

  反倒是听了他的这一番话,旅长颇受启发,觉得还真是这么个道理。

  不能迷信,觉得军事强国造出来的武器,就是好。要因地适宜,选择适合自己的。

  毛瑟步枪好不好,好。但是战士们普遍不愿意用,后坐力太强,打准太难。

  改进仿制的中正式步枪,和缴获的三八大盖儿,都受到战士们的一致欢迎。

  为什么,因为这些东西用起来合适。

  还有,大口径的重炮好不好,一发炮弹打半个操场,可以让数十上百的敌人灰飞烟灭。

  但是对于八路军来说,这种重炮还真不如来几门九二式步兵炮更实惠。

  此时,中国的道路是非常差劲的,重炮需要汽车拖拽,运动起来很困难。

  就是日本人拿着这些重炮,也没办法在华北战场上发挥。

  八路军太滑了,他们打不着人。

  相反,两个人就可以推着跑的九二式步兵炮,非常轻便。用来攻坚,杀伤敌人也不错。

  只可惜,八路军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数量很少,炮弹更少。只能节省的过日子。

  不然,日本人修的那些洋不洋,土不土的炮楼,早他娘的全被轰掉了。

  还能让他们修在眼皮子底下?

  不以为袁晨铭有办法,旅长没提这事儿,他嘱咐袁晨铭把旅里面,建立手榴弹工厂的事情做好了,等第一批手榴弹做出来,他要亲自看看效果。

  另外,等这事儿做好了,就安排袁晨铭做这个兵工厂副厂长兼研究员,专门负责军工武器的研究。

  袁晨铭瞪圆了眼睛,吱吱呜呜的,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aben8.com。话本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aben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